新闻动态

水资源“三条红线”管理初见成效

近年来,随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,朝阳市水资源管理工作逐步向科学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迈进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 


 
  据统计,2013年全市实际用水量控制在5.6亿立方米,比计划用水量下降6.2%,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到25立方米,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率为11.8%;全市大规模实施节水滴灌工程,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.59,低于省下达指标4.7个百分点。朝阳市区年节水量674.4万立方米,超计划节水34.8%;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检测结果显示,朝阳市27个水功能区平均水质达标率为90.6%,超过省下达计划指标6.2个百分点;封闭地下取水井19眼,削减地下水开采量374万立方米,超过省下达计划的31.7%。2013年,省水利厅对14个市水资源管理目标考核,朝阳市4项指标均优于省考核目标值,获得了第一或并列第一的好成绩。

  优化配置,落实“三条红线”。朝阳市属于水资源极度缺乏地区,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。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4.92亿立方米,地表水资源量14.66亿立方米,地下水资源量7.13亿立方米。人均占有量446.3立方米,只占全省人均占有量的二分之一,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。面对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,多年来,朝阳市坚持优化配置水资源,节约与保护并重,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,全面落实用水总量、用水效率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“三条红线”管理,为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打下了坚实基础。到“十二五”期末,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6.36亿立方米;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26立方米以内,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65立方米,市区年节水量500万立方米,主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在84.4%,主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%。

  出台政策,守住“三条红线”。为了守住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、用水效率控制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这“三条红线”,市委、市政府相继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朝阳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》、《朝阳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》、《朝阳市城市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》、《朝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》、朝阳市人民政府关于《朝阳市区封闭地下取水工程实施方案》的批复等规范性文件。同时,把“三条红线”约束性指标纳入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对各县(市)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,确保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目标。

  2013年,市政府将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纳入了行政审批程序,作为城市建设、区域发展、产业开发等规划审批和开发建设项目的前置条件,严格取用地下水审批管理。二是强化用水效率控制制度。每年由市发改委、市水务局联合向各县(市)区及市区用水户下达用水计划、节水计划,实行定额管理。鼓励支持农民大力实施节水滴灌措施,每年农业生产以40万亩节水滴灌速度递增,年节水量4000万立方米。三是强化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。市水务局与水文局联合,对全市27个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实施定期监测公告,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,划定城区主要饮用水水源一、二级保护区,实施远程监测和社会监督。四是强化水资源管理和责任考核制度。2013年将水资源“三条红线”指标纳入市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,并对县(市)区政府年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比,推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。









( 来源:朝阳日报)